無限“黔”力 等您多“采”——“幸福黔南民族風”兩岸媒體感知多彩貴州聯合采訪活動綜述
9月2日至8日,由貴州省臺辦主辦、黔南州臺辦承辦的“幸福黔南民族風”兩岸媒體感知多彩貴州聯合采訪活動 在黔如期舉辦。臺灣中天電視臺、東森電視臺、梅花新聞網和央廣總臺、新華社、中國新聞社等來自海峽兩岸的30余名媒體人,以“2024年貴州·臺灣經貿交流合作懇談會”(以下簡稱“黔臺會”)為契機,分別對貴州貴陽、遵義、安順、六盤水、黔西南等市州優勢產業進行了深度采訪報道,并以“生態之州·幸福黔南”為重點開展了專題宣傳推介。
期間,兩岸媒體人先后前往南山溫泉森林康養基地、中國辣椒城、毛尖鎮螺螄殼萬畝茶園基地、荔波大小七孔、瑤山古寨、平塘縣牙舟陶文化產業園、世界橋梁科普館、“國之重器”天眼、惠水縣好花紅村、貴州盛華職業學院、百鳥河數字小鎮等地進行采訪拍攝。各媒體平臺和臺青媒體人們以現場直播、短視頻、圖文等形式深度記錄,從民族文化、現代農業、文旅康養、生態保護、科技教育、鄉村振興等方面,全方位檢驗中國式現代化的貴州答卷,積極向廣大臺灣同胞和臺青朋友們宣傳推介多彩貴州的獨特魅力和發展潛力,誠摯邀請大家來黔觀光旅游、學習生活、就業創業。
共講新時代貴州故事,邀臺青把握發展新機遇
9月2日至4日,由貴州省人民政府、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辦,貴州省臺辦承辦的2024年“黔臺會”在貴陽成功舉辦。為了讓更多臺灣青年了解貴州、認識貴州,本屆黔臺會邀請了臺灣高校學生、青年教師、體育選手等20余名臺灣青年來黔參加會議,通過宣傳推介、交流互動、實地參觀等方式全方位感知貴州魅力。同時,會議專門選取了在黔發展較好、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臺青代表張安綺在開幕式上發言,親自講述其在貴州發展的歷程,介紹貴州的發展環境,并與來黔臺青交流座談,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向廣大臺胞和臺青展示大陸的發展成就和新時代貴州發展新機遇。活動期間,還特意邀請在黔臺青、自媒體人黃天霓參與本屆黔臺會的宣傳報道,發揮其媒體人的優勢特點,以自己直播、親自口述的方式,講述在黔臺會上的所見所聞,全面展示貴州的發展變化。
全新的視角和敘事,吸引臺灣中天電視臺、東森電視臺、臺青自媒體與人民日報、央廣總臺、中國日報、澳門大灣區時報、香港商報等20多家媒體共同參與報道,聚焦貴州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令人矚目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新國發2號文件賦予新的重大歷史機遇、在黔臺胞臺商臺青的奮斗歷程等,發出貴州好聲音,歡迎臺灣青年朋友來黔追夢、筑夢、圓夢,融入祖國大陸發展、投身民族復興偉業,為兩岸關系發展不斷注入青春力量。
共悟黔臺人緣文緣地緣,促同胞感情相交與相融
黔南州荔波縣瑤山古寨里,層巒疊嶂,滿目蒼翠,鶯鶯鳥語,宛若一片武陵深處的世外桃源。兩岸青年媒體人一起走村落、品文創、賞技藝,在這里多感官交互式體驗質樸粗獷的民族遺風,跨越時空感受“人類文明活化石”的無窮魅力。來自臺北的自媒體人江珮瑄沉浸式體驗蠟染、陀螺等傳統技藝,在非遺傳承人的手把手帶教下,她慢慢地掌握了操作要領,一筆一劃地勾勒、一次又一次地嘗試,最終達到理想的效果。
在都勻市毛尖鎮,兩岸青年媒體人共同聆聽毛尖茶的千載發展歷程,并以茶為媒,通過燙杯、洗茶、沏茶、賞茶等一道道工序,細品茶香感受茶韻之美。“殺青、揉捻、搓團、提毫、烘焙”是產制都勻毛尖的關鍵環節,臺青來到鎮上螺螄殼萬畝茶園基地,在廣闊茶海中零距離體驗采茶、炒茶等工藝,紛紛表示“之前沒有親自體驗過采茶的辛苦,會用自己的力量把都勻毛尖茶推廣到臺灣、推廣到更多地方”。
沿著蜿蜒山路而上,荔波縣小七孔景區全貌緩緩顯現,只見孔橋古樸雅致,倒影清晰映射在碧波蕩漾的湖面,涓涓清泉順著石壁傾瀉而下,兩岸青年媒體人穿行在這綿長的“綠色綢帶”中,領略貴州喀斯特地貌旖旎風光。臺青自媒體人張婉柔興奮地停不下記錄的腳步,不斷嘗試更多元的拍攝角度和手法,直呼“這里景色非常的壯觀,每一段溪水都呈現出漸層色彩,不愧為‘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
媒體團來到“海峽兩岸少數民族交流和合作基地”惠水縣好花紅村,在古老厚重的輝巖橋上,村民以高規格迎賓禮迎接遠道而來的臺灣同胞,用布依族獨有的方式送上最真摯的祝福?逃小皥F結林”字樣的碑石旁,臺灣同胞和當地村民合種了一棵團結樹,再次見證“中華一家親,兩岸好花紅”。
共鑒貴州高質量發展,“橋見”非一般的貴州創造
夜郎萬里道,西上令人老。貴州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地形以山地和丘陵為主,“行路難”一度成為制約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原因。然而貴州人民千百年來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克服了“地無三尺平”的長期障礙,實現了從“千溝萬壑”到“交通平原”的華麗蛻變,創造了多個“人間奇跡”。
大雨之后,云霧逐漸消散殆盡,天空被洗滌得干凈明亮,前方映入眼簾的是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橋塔——平塘特大橋,又被稱為“天空之橋”。橋梁全長 2135 米,中間最高橋塔 332 米,相當于 110 層樓高。走進世界橋梁科普館,中國及世界橋梁的發展歷程被揭曉,新時代大陸科技發展成就全面呈現。
此次,來自桃園的資深媒體人彭基元帶著兒子彭友同游貴州,彭爸爸贊賞地說“貴州真的多姿多彩,傳聞中的貴州和親眼見到的貴州有很大的差別”,兒子彭友表示“我很難想象,他們是怎么挖出這么多隧道、蓋出這么多橋梁的,要給一個贊!”
當今的貴州,一座座“天空之橋”騰空而起,屢屢刷新國際建橋紀錄,不斷突破世界“建橋禁區”,正從“貴州制造”向“貴州創造”大步跨越。
共奏媒體聯合最強音,整合資源推動傳播增效
為加強黔臺媒體間的交流合作,9月4日,臺灣主流媒體在貴州廣播電視臺相關負責人的陪同下參觀了貴州廣電文化長廊及4K超高清全媒體新聞演播中心,并就文旅節目的制播進行了交流。雙方通過現場探討,達成了未來在節目內容、播出渠道、文旅資源等方面加強互動合作,增進海峽兩岸媒體之間友好往來的意向。(貴州省臺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