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新聞發布會輯錄(2023-06-14)
6月14日上午10時,國臺辦在新聞發布廳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朱鳳蓮:歡迎大家參加國臺辦例行發布會。現在開始提問。
福建廈門衛視記者:第十五屆海峽論壇召開在即,這是疫情之后首次大規模線下兩岸交流活動。請發言人介紹臺灣受邀嘉賓、本屆論壇亮點等籌備進展情況。
朱鳳蓮:國務院臺辦、福建省人民政府會同兩岸82家單位將于6月中旬舉辦第十五屆海峽論壇,目前各項籌備工作基本就緒。論壇大會定于6月17日上午在福建廈門舉辦。論壇邀請了中國國民黨、新黨、親民黨、無黨團結聯盟、民眾黨等臺灣政黨代表、臺灣主辦單位代表,以及臺灣行業代表、社團負責人、工青婦、鄉鎮村里、農漁工商、民間信仰等各界嘉賓共5000余人。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將應邀率團出席。
本屆論壇是新冠疫情“乙類乙管”后舉辦的最大規模兩岸民間交流活動,延續“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主題,設置青年交流、基層交流、文化交流、經濟交流四大板塊37場活動,同期還舉辦其他14場活動,共計51場活動 。歡迎各位媒體朋友參與論壇采訪報道。
福建廣電臺海時刻新媒體記者:馬英九基金會日前表示,已邀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5所大陸院校50名學生于7月中旬訪臺,與臺灣大學生開展交流,但陸委會態度保留。請問發言人有何評論?
朱鳳蓮: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包括兩岸青年在內的兩岸同胞共同心聲,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兩岸青年加強交流交往,能夠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增添新生力量、注入青春活力,是件好事。我們樂見并支持兩岸青年加強交流互動,增進相互了解,深化彼此友誼,攜手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共同致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希望民進黨當局正視兩岸青年的愿望和需求,取消對兩岸交流合作的種種不合理限制,不要再人為設置障礙,不要害怕兩岸青年交流交往,不要讓同學們失望、心寒。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記者:“兩岸關系前瞻與思考”研討會日前在北京舉行,請發言人介紹相關情況以及本次活動取得的成果。
朱鳳蓮:6月5日,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和清流文教協會在京共同舉辦“兩岸關系前瞻與思考”研討會。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宋濤,新黨代表團,兩岸有關方面嘉賓和專家學者70余人與會,圍繞“兩岸關系道路與關鍵抉擇”、“兩岸關系大勢與攜手奮斗”兩項議題開展交流研討,取得積極成效。
宋濤主任在研討會發表主旨演講,表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持團結廣大臺灣同胞,堅定支持島內愛國統一力量,堅定反“獨”促統,矢志不渝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當前,兩岸關系再次面臨道路和方向的選擇,要堅決反對“臺獨”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兩岸的事是兩岸中國人的家里事,應該商量著辦,也完全可以商量得好。要堅持在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基礎上,推進同臺灣各黨派、各界別、各階層人士就兩岸關系和國家統一開展廣泛深入協商,豐富和平統一實踐。
新黨主席吳成典在主旨演講中表示,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臺灣不應缺席、不能缺席、不會缺席。新黨希望兩岸攜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臺獨”,維護臺海和平,推動協商“兩制”臺灣方案,促進和平統一 ,實現民族復興。
兩岸與會人士通過深入對話,進一步凝聚智慧,形成共識。大家認為,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面對兩種道路與前景的選擇,要堅持“九二共識”,維護兩岸關系穩定發展的基礎,堅決反對“臺獨”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為臺海謀和平,為同胞謀福祉。要積極參與兩岸對話協商,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攜手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中國日報記者:據了解,第十五屆海峽論壇大會上,兩岸歌手將共同演唱論壇主題曲,請介紹相關情況。
朱鳳蓮:今年4月,第十五屆海峽論壇組委會面向全網征集主題歌曲。兩岸同胞熱情參與,共報送142首原創作品。創作者來自大陸26個省市及臺灣地區、香港地區,有海峽論壇的新老朋友,也有期盼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各界人士;有90歲的大陸老藝術家、88歲的臺灣老兵,也有“90后”“00”后的兩岸青年;有兩岸婚姻家庭共譜樂章,也有兩岸音樂人同創佳作。這些歌曲譜寫了“兩岸一家親”的動人旋律,唱出了兩岸同胞期盼交流融合、攜手同心向未來的共同心聲。
此次征集評選結果已于6月7日公布,由余帆作詞、蔣舟作曲的《我們相信》獲選海峽論壇主題歌曲,將由臺灣歌手陳立農、大陸歌手單依純在第十五屆海峽論壇大會上攜手演唱。
北京日報記者: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宋濤在“兩岸關系前瞻與思考”研討會上表示,當前兩岸關系再次面臨道路和方向的選擇。請作進一步說明。
朱鳳蓮: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維護兩岸和平、促進兩岸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的正確道路,最符合兩岸同胞的切身利益和共同心愿,也最符合時代發展潮流。兩岸關系發展的事實證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是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關鍵。只有堅持“九二共識”,兩岸關系才能改善發展,反之,就會陷入緊張動蕩。
當前,兩岸關系正面臨著和平與戰爭、繁榮與衰退兩條道路、兩種前景的選擇。是縱容那些否認“九二共識”、背離和平發展道路的勢力和活動,任其把臺灣日益推向危險的境地,還是堅守民族大義,堅持“九二共識”,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何去何從,臺灣同胞應當認真思考、正確抉擇。
中國臺灣網記者:新黨9日舉行記者會,發布包括推動“兩岸共同市場”等10點兩岸政策建議。新黨主席吳成典表示,到大陸參訪感受到兩岸應減少敵意,“九二共識”就是一個態度,如果連“九二共識”都反對,根本就是“臺獨”傾向。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新黨代表團近日來北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會見代表團,充分肯定新黨長期以來為推動兩岸關系發展、促進祖國和平統一作出的積極貢獻。代表團與大陸有關方面廣泛深入交流,取得豐碩成果。
新黨旗幟鮮明主張和平統一,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我們表示高度贊賞。“九二共識”是兩岸關系發展的政治基礎和臺海和平穩定的定海神針,兩岸應倍加珍惜,堅定維護“九二共識”的基礎地位,共同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海峽之聲電臺記者:我們注意到,近期各地組織了不少祭祖交流活動。請介紹有關情況。
朱鳳蓮:慎終追遠,敬祖愛鄉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熱情歡迎臺灣鄉親來大陸找自家的祖地祠堂,看自家的族譜,尋根祭祖,認祖歸宗。6月3日,東莞臺商子弟學校組織上百名師生第16次到湖南省株洲市祭拜始祖炎帝神農氏,緬懷始祖功德、傳承中華文明。6月4日,臺灣新北市永和孫氏宗親47人到福建省廈門市高林西村孫氏宗祠進行祭祖活動,這是臺灣孫氏在“小三通”復航后首次帶著祖孫三代前來尋根謁祖。6月5日,臺灣駐廣州青年之家等5個基層團體及少數民族代表共200余名臺灣同胞參加湖南省寧遠縣兩岸同胞公祭舜帝典禮。6月13日,70多位臺灣同胞參加湖北省隨州市舉辦的癸卯年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活動。
就像臺灣同胞說的,兩岸宗親交流的意義最重要的就是尋找“源”和“根”,不管“發芽”到哪個角落,后代子孫的源頭就在大陸。我們期待更多臺灣鄉親來大陸尋根祭祖。
福建東南衛視記者:第十五屆海峽論壇即將在福建舉辦,臺陸委會稱禁止臺灣民間團體參與舉辦論壇,對臺灣民眾參加兩岸交流提出各種限制阻礙,并以所謂“觸法”相威脅,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理應常來常往、走近走親。對于海峽論壇這一舉辦多年的兩岸民間交流活動,民進黨當局究竟在怕什么、擋什么?一面口口聲聲宣稱要“讓兩岸恢復交流”,一面又公然威脅恐嚇參與籌辦和參加海峽論壇的臺灣民間團體和臺灣民眾,完全是說一套做一套。
民進黨當局如此公然侵害臺灣民眾的基本權利與自由,可見“綠色恐怖”何其囂張!試問,臺灣民眾參加兩岸交流何罪之有?陸委會指稱海峽論壇“反獨、促融、促統”,這三點哪一點在臺灣地區現行規定禁止之列?通過兩岸各界民主協商促進兩岸關系發展,溝通解決兩岸之間的問題,陸委會有什么理由反對?
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第十五屆海峽論壇的舉辦,得到臺灣民間團體、各界民眾踴躍響應,充分表明順民意、得民心的事,民進黨當局是阻撓打壓不了的。
深圳衛視記者:有外媒報道,因擔憂臺海局勢升級,美國政府正在研擬美在臺民眾撤離計劃,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我們看到了有關報道,這說明一件事,民進黨當局口口聲聲吹噓“臺美關系史上最好”,而美方卻早有盤算,隨時準備棄臺。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一些政客嘴上說希望臺海和平穩定,實則不斷拱火、澆油,從持續售臺武器,把臺灣變成“地雷島”、“彈藥庫”,再到制定所謂“撤僑”計劃,讓人們看清臺灣不過是美國“以臺制華”的棋子,也隨時會變成“棄子”。
美國永遠是奉行“美國優先”,為謀求自身利益在世界各地攪局、制造分裂沖突、濫用武力的事實世人皆知。無論是在伊拉克、敘利亞還是阿富汗,美國都是一撤了之,自己坐收漁利,留下無盡的動蕩、分裂和家破人亡。現在美國又想把這套復制到臺灣地區。一旦臺海因“臺獨”爆發戰爭,臺灣就會變成戰場,臺灣老百姓只會被裹挾變成“炮灰”,而在臺的美國人則全身而退、溜之大吉。美國究竟是在“挺臺”還是“害臺”、民進黨當局究竟是在“保臺”還是“禍臺”,相信廣大臺灣同胞會有清醒的認識、理智的判斷。
環球時報記者:針對近期中美軍艦在臺灣海峽近距離相遇的報道,有臺灣網友留言說,“臺海局勢緊張的根本原因很清楚,就是美國在制造麻煩和危機”,“解放軍有能力阻止外來勢力軍事干涉臺灣事務,民進黨把臺灣推向戰爭邊緣的時候要三思”。請問發言人有何評論?
朱鳳蓮:臺灣網友留言涉及到的問題,有關部門已表明嚴正立場。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對臺灣海峽享有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民進黨當局為了“倚美謀獨”,不惜出賣中華民族利益迎合美方歪理邪說,配合外部勢力炒作,其“賣臺”無底線令人瞠目。
這些臺灣網友的留言反映了三點。第一,臺灣同胞充分感受到我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和強大能力,理解并支持解放軍開展反分裂反干涉的正義行動。第二,臺灣同胞認識到,美國反華勢力和民進黨當局是兩岸沖突的制造者、臺海和平穩定的破壞者。第三,臺灣民眾不想被利用成“棋子”,不想被裹挾當“炮灰”,只想要臺海和平穩定,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要通過交流合作過好日子。
香港中評社記者:據報道,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北亞地區負責人日前表示,民航業界期望兩岸能盡快恢復旅游往來,只有恢復才有交流,特別是經貿方面。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我們大力支持兩岸航空業者大幅增加兩岸航線航班,由航空公司自主動態優化航班安排。今年2月1日,大陸航空主管部門循兩會協議聯系渠道促請臺方優先恢復廣州等16個兩岸直航航點。3月9日,臺灣民航主管部門表示將優先恢復廣州等10個定期客運航班航點。對此,臺胞臺商熱切期盼,兩岸航空業者也積極提出復航申請。
最近的一周(6月4日至10日),北京、上海、廈門、成都、深圳、廣州、杭州、南京、重慶、福州10個城市執飛兩岸航線共496班客運航班,運送旅客65028人次。兩岸航班、運量雖較疫情期間有大幅增長,但因航點有限,總體上兩岸往來仍有較大不便。青島、武漢、寧波、鄭州等4個航點的復航申請仍未得到臺灣方面批準。希望臺灣方面采取切實行動,落實其提出的“恢復兩岸空運客運航點之規劃”,保障兩岸有關直航航點盡快復航,為廣大臺胞臺商往來兩岸提供便利。
海峽衛視記者:臺交通部門負責人稱,恢復兩岸觀光往來沒有政治考慮,而是對等問題,希望通過“小兩會”機制協商。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我們已就此問題多次作出回應。在兩岸旅游問題上,不存在所謂“對等”的問題,也沒有需要協商的問題。我們對臺灣同胞來大陸團隊游、個人游始終敞開大門,臺灣方面則直到2008年才有限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游。2020年初新冠疫情發生后,民進黨當局單方面全面禁止大陸居民赴臺,禁止島內旅行社經營赴大陸團隊游業務,這些都沒有與大陸方面協商。
大陸旅游主管部門今年5月19日宣布恢復旅行社經營臺灣居民來大陸團隊游業務,但民進黨當局至今仍拒絕解除島內旅行社經營赴大陸團隊游業務禁令。如果說兩岸旅游有僵局,癥結和障礙就在于民進黨當局,與“小兩會”協商無關。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記者:據報道,美國聯邦參議院外委會近日通過所謂“保護臺灣與國家韌性法案”,要求美國國務院、國防部、財政部等聯邦機構,就所謂“大陸侵犯臺灣”擬定完整制裁策略。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對“臺獨”分裂、反對外來干涉,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合理合法、天經地義,何來所謂“侵犯”一說!
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系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系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中國人民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美國國會一些人處心積慮打“臺灣牌”,企圖通過搞一些“法案”、叫嚷對華“制裁”,刺激“臺獨”分裂勢力冒險挑釁,阻擋中國統一的歷史進程,完全是癡心妄想。
新華社記者:賴清德近日稱,大陸想通過在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制造戰爭氣氛,“逼迫”臺灣民眾選擇大陸想要的政黨,由大陸決定臺灣領導人,中斷臺灣民主的路。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我們歷來不介入臺灣地區選舉。賴清德的這些言論,是民進黨的一貫套路。每逢選舉,民進黨就會栽贓抹黑大陸,挑動兩岸對立對抗,企圖騙取選票。究竟是誰明知“臺獨”意味著戰爭,卻一意孤行搞謀“獨”挑釁,不惜讓臺灣民眾陷入兵兇戰危的險境?究竟是誰喊著所謂“民主”,卻在島內大搞“綠色獨裁”,恐嚇打壓異己?臺灣老百姓心知肚明。民進黨欺騙愚弄臺灣民眾的這套老把戲,已經被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所識破。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海之聲和看臺海新媒體記者:鄧振中日前稱,臺灣申請加入CPTPP雖受到大陸反對,但得到國際上許多國家支持。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關于中國臺灣地區參與《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等區域經濟合作機制,我們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必須按照一個中國原則處理。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打著“經貿合作”的幌子進行謀“獨”挑釁,其真實面目和種種謊言將越來越被廣大臺灣同胞和國際社會認清和識破。
香港鳳凰衛視記者:日前,“美國在臺協會”主席羅森伯格訪臺,與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各參選人會面,島內稱她是去“面試”的,美方稱不會介入島內選舉,絕對支持臺灣與大陸方面進行溝通。請問有何回應?
朱鳳蓮: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兩岸的事是兩岸同胞的家里事,當然也應該由家里人商量著辦。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我們愿意同臺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就兩岸政治問題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有關問題開展對話溝通。我們相信兩岸同胞有充分的智慧和能力解決好我們自己的問題。
臺灣中視新聞記者:臺灣藝人狄鶯近日接受訪問提到兩岸關系時表示,作為一名母親的心聲,不希望孩子上戰場,擔心兩岸再對立下去,臺灣會變成烏克蘭。對此有何回應?
朱鳳蓮:我看到了相關報道,也看到另外一則報道,雖然現在島內征兵標準有所降低,但越來越多臺灣青年表示不愿意為“臺獨”而戰。這些都是民意。這充分說明臺灣民眾尤其是青年很清楚,“臺獨”意味著和平的喪失和災難的降臨。民進黨當局妄圖“以武謀獨”只會讓臺灣更加人心惶惶,只會遭到更多臺灣同胞的反對和抵制。
臺灣中國時報記者:賴清德稱,在兩岸路線上,他自己、民進黨和蔡英文是一致的,蔡英文的“四個堅持”立場“非常清楚、完全沒有模糊的空間”。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所謂“四個堅持”,公然否認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是赤裸裸的販賣“兩國論”。無論怎樣包裝、粉飾,都掩蓋不了謀“獨”挑釁分裂國家的邪惡用心。賴清德的說法,進一步坐實其所謂“務實臺獨工作者”的“臺獨”本性,暴露了其假善意、真謀“獨”的面目。
臺灣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有民進黨人士稱,馬英九基金會邀請來臺交流的50名大陸高校學生,其中有大陸高校黨委書記挑的人選,有一定政治目的。請問對此有何回應?
朱鳳蓮:青年是兩岸關系的未來,兩岸青年加強交流交往,能夠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增添新生力量、注入青春活力。民進黨一些人把正常的交流活動污名化,把單純的學生身份政治化,挖空心思給兩岸青年交流設置障礙,只會讓青年學生們失望、心寒,嚴重損害兩岸青年加強交流的權益,違背兩岸同胞愿望。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近日,臺媒報道稱,美軍正針對臺海研發低成本、長航時的無人機,將執行打擊或電子對抗任務。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我們堅決反對我建交國與中國臺灣地區開展任何形式的軍事聯系。敦促有關國家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慎重處理涉臺問題。正告民進黨當局,妄圖依附外部勢力謀“獨”注定落空,幻想“以武謀獨”更是不自量力,以卵擊石。
臺灣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柯文哲日前稱,若在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當選將“優先發展網軍”,擇機“癱瘓大陸高鐵、ATM(取款機)等系統”,“讓大陸知道我們是有能力的”,在島內引發爭論。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希望島內有關人士多說有利于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與臺海和平穩定的話,多做有利于增進兩岸理解與互信的事,而不是相反。
上海東方衛視記者:第一個問題,據報道,民進黨當局正和美國構建所謂“共同作戰圖像”,再加上日本將構造所謂“情報新三角”。對此有何評論?第二個問題,最近幾天,蔡英文與臺空軍通話疑似被解放軍打斷的視頻在網上引起了廣泛熱議。請問有何評論?
朱鳳蓮:第一個問題,我們堅決反對我建交國與中國臺灣地區開展任何形式的軍事聯系。民進黨當局妄圖依附外部勢力謀“獨”,注定是要落空的。
第二個問題,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兩岸民眾的共同利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神圣職責。遏制“臺獨”分裂、反對外來干涉,解放軍不是說說而已。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海峽兩岸”記者:去年以來部分臺灣食品企業未能在大陸獲得注冊,臺酒董事長日前稱,今年2月補件后大陸方面以“申請書文字標示不符合要求”為由退件,短期不會再補件。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對臺灣食品企業注冊問題,我們高度重視,積極處理。大陸有關主管部門按照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注冊管理相關規定,對臺灣食品企業提交的注冊材料進行審核,對于符合要求的均予以注冊。我們積極支持兩岸經貿合作,臺灣企業如果想要在大陸市場銷售產品,就必須依規提交符合要求的材料。
臺灣中國時報記者:據悉,涉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臺灣學者蔡金樹上個月獲釋出獄,但仍無法返臺。請說明有關情況。
朱鳳蓮:對個別臺灣居民在大陸相關刑罰執行問題,有關部門均依法辦理。
中國臺灣網記者:由中國網球運動員王欣瑜與中國臺北網球運動員謝淑薇組成的“海峽組合”,在2023年法網女雙決賽中逆轉奪冠,這是時隔9年,來自兩岸的運動員再次攜手拿下這項國際頂級賽事的女雙冠軍。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兩岸選手王欣瑜、謝淑薇攜手參加2023年法國網球公開賽女子雙打決賽獲得冠軍,我們表示祝賀,也祝愿這對好朋友、好隊友未來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海峽組合”在國際比賽中為民族增光,是兩岸體育交流融合、互利共贏的力證,是兩岸青年奮發有為、共享榮光的典范。我們相信,兩岸交流合作不斷擴大深化,一定會結出更多互利共贏的碩果。
中新社記者:6月2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對菲律賓正式生效,至此RCEP對15個簽署國全面生效。自2022年1月1日RCEP對中國生效以來,在大陸的臺資企業同享RCEP成員方優惠,為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紅利。請介紹相關情況。
朱鳳蓮:《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區域總人口、GDP總值、貨物貿易金額均占全球比重約30%,協定對15個簽署國全面生效,標志著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進入全面實施的新階段。
RCEP為大陸廣大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紅利和實惠。2022年,包括臺資企業在內的大陸企業在RCEP項下享惠出口貨值2353億元人民幣,可享受關稅減讓15.8億元人民幣。在大陸的臺資企業充分享受RCEP成員方關稅及原產地規則優惠,打開更廣闊市場。例如,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實施當日,廣西南寧富桂精密工業有限公司即向南寧海關申請出口資質,經審核認定,成為RCEP實施后大陸首家經核準出口商享受到相應關稅減免優惠。我們將一如既往大力支持臺商臺企在大陸實現穩定、良好發展,歡迎更多臺商臺企來大陸投資興業,歡迎更多臺灣同胞來大陸追夢筑夢圓夢。
北京日報記者:所謂“美臺21世紀貿易倡議”完成首批協議簽署,島內認為該協議“只談高標準卻不談關稅減讓”,將導致自美進口大增,對臺灣農業相當不利。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我們堅決反對美國與中國臺灣地區商簽任何具有主權意涵或官方性質的協議。
民進黨當局謊稱有關協議“代表臺灣經貿制度符合國際高標準的里程碑”,但實質上這只不過是一個“臺灣讓利、美國得利”的不公平貿易協議。這個協議的談判從頭到尾遵從“美國優先”,以美國設置的議程與內容為導向,全程按照美國導演的劇本進行。民進黨當局為換取美國對其政治私利的支持,罔顧島內企業和民眾利益,做著“賣臺求榮”的勾當,拼湊所謂對美關系“成績”,必然受到臺灣有識之士的反對和唾棄。
香港中評社記者:據報道,美國國務院已告知國會許多延遲售臺的武器無法加快交貨。臺防務部門稱“有信心進行軍售作業”。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我們堅決反對美國與中國臺灣地區開展任何形式的軍事聯系,反對美國向臺出售武器。這一立場是明確的、一貫的。民進黨當局“以武謀獨”自不量力,只會自取滅亡。
福建海峽衛視記者:洪都拉斯與中國建交以來成果豐碩,據悉,洪都拉斯正在尋求加入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這將為其經濟長期健康發展注入強心劑。請問發言人這是否會觸動臺灣的所謂“邦交國”?
朱鳳蓮: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和國際關系行為準則。洪都拉斯同中國建交兩個多月以來,兩國關系快速起步,開局良好,造福兩國人民。我們相信,越來越多的國家會充分認識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是功在當今、利在長遠。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海之聲和看臺海新媒體記者:畢業季將至,島內近五年大專院校畢業生近142萬人中,4%選擇離開臺灣發展,其中赴大陸者最多。請發言人介紹臺灣青年在大陸就業創業享有同等待遇的相關政策和實施成效?
朱鳳蓮:我們歡迎并鼓勵臺灣同胞特別是臺灣青年來大陸發展,出臺多項惠臺利民政策措施,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
在求學方面,為臺灣學生以“學測”成績報考大陸高校提供便利;閩南師范大學等13所本科高校及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6所高職院校試點以“統測”成績對臺招生等。
在就業方面,各地各部門積極支持并協助提供數以千計的崗位。如5月26日北京市臺辦聯合市人社局舉辦2023在京臺生專場招聘會活動,央企、國企、民企、外企等90多家用人單位提供就業崗位近1300多個。第十五屆海峽論壇期間也會面向臺灣青年提供1200多個就業崗位。
在實習方面,今年暑假有不少面向臺生的實習活動。深圳舉辦2023年“WAY!來深圳”臺灣青年實習活動,征集實習崗位1256個,359家企業參與。江蘇省將舉辦“手牽手,心連心,創未來——2023臺灣大學生江蘇實習就業特訓營”活動,面向臺灣學生提供近千個實習崗位,涉及新聞傳媒、醫療服務、法律事務、信息科技、金融等多個行業和領域。海峽論壇期間也將面向臺灣青年提供1000個實習實訓的崗位。
中共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大陸發展空間廣闊,發展機會巨大,我們熱忱歡迎臺灣青年積極參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將一如既往為臺灣青年提供服務,協助他們在大陸追夢筑夢圓夢。
臺灣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蔡英文日前在和臺飛行員通話時意外傳出解放軍空軍的喊話,引發熱議。有民眾擔憂兩岸會發生軍事沖突。請問對此有何回應?
朱鳳蓮:臺灣民眾的擔憂是因為,“臺獨”引發戰爭的風險正在日益上升,而這所有的風險都來自于民進黨當局及“臺獨”分裂勢力勾連外部勢力謀“獨”挑釁。只要他們停止謀“獨”挑釁,回到“九二共識”的正確道路上來,兩岸關系就能回到和平發展的軌道。
朱鳳蓮:過幾天就是端午節,預祝大家端午安康!(閩南語:五日節,大家安康!客家話:五月節,大家安康!)
大家是愛吃咸粽子還是甜粽子呢?每一次南咸北甜的爭論,其實都是給故鄉的情話。我們歡迎臺灣的鄉親來大陸,和大陸的朋友一起過端午,參加各地交流活動。比如從14日到26日,湖北宜昌將舉辦“兩岸歡聚慶端午 共話屈原頌詩祖”屈原文化交流活動,邀請臺灣彰化、苗栗的屈氏后裔及鄉親50多人到宜昌,參加共祭屈原、龍舟競渡、搶紅等活動。從16日至22日,江蘇各地也將策劃組織多個迎端午活動,南京市將舉辦“同粽同源 香飄兩岸”2023棲霞區第三屆臺港澳青年端午節趣味運動會,常熟市舉辦“濃濃粽香情 兩岸一家親”包粽子聯誼活動,南通市將舉辦“愛在南通 我們的端午”交流活動。兩岸同胞共聚一堂,讓傳統節日以不同方式延續,成為兩岸民眾的共同記憶,是很好的事情,希望大家參與其中。
朱鳳蓮:謝謝大家,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