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tmlva"><pre id="tmlva"></pre></button>
<label id="tmlva"></label>

<span id="tmlva"></span>

      • <span id="tmlva"></span>

            國務院臺辦新聞發布會輯錄(2025-01-15)

            2025-01-15 16:53 來源: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

              1月15日上午10時,國務院臺辦在新聞發布廳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陳斌華總結2024年兩岸關系并展望2025年兩岸關系,然后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陳斌華:各位記者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參加國務院臺辦2025年第一場例行新聞發布會。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系統部署,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事業闊步前行,輝煌成就令世界矚目。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引領兩岸關系發展方向,會見馬英九及臺灣青年一行,在中美元首會晤時就臺灣問題劃出不可逾越的紅線,在一系列重要場合、重大活動中宣示對臺大政方針,引發兩岸同胞強烈共鳴。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牢牢把握兩岸關系主導權和主動權,在遏制“臺獨”分裂和外來干涉上展現更強能力,在深化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上邁出更大步伐,在推進祖國統一進程中積蓄更大動能,推動兩岸關系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一是兩岸交流合作持續擴大,兩岸同胞相互了解更加深入。我們努力打破阻撓限制,持續推動全面恢復兩岸“三通”和各領域交流合作,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傳承弘揚中華文化。實施臺灣“首來族”參觀旅游景區門票費用減免措施,成功舉辦第十六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中華文化峰會、海峽兩岸青年冰雪節等交流活動。推動大陸高校師生團赴臺,獲得兩岸各界熱烈歡迎和廣泛支持。有更多臺灣青年朋友、基層民眾來到大陸親身感受祖國大好河山和萬千氣象。兩岸同胞以實際行動表明,兩岸歷史、文化、血緣一脈相承、密不可分,兩岸同胞是休戚與共的一家人。

              二是兩岸融合發展持續深化,臺灣同胞分享更多發展機遇。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事業闊步前行,為臺灣同胞參與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創造更加廣闊空間。我們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始終尊重、關愛、造福臺灣同胞,落實臺胞臺企同等待遇,積極為廣大臺胞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持續貫徹落實,閩臺融合發展取得新進展、新成效。舉辦2024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等兩岸經貿交流活動,支持臺商臺企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臺商臺企在大陸投資興業更為便利。

              三是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分裂,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我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決有力開展反分裂、反干涉斗爭,相繼開展“聯合利劍—2024A”和“聯合利劍—2024B”演習、發布實施《關于依法懲治“臺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公布新一批“臺獨”頑固分子名單,有力打擊“臺獨”分裂勢力謀“獨”挑釁行徑。堅決遏制外部勢力干涉圖謀,堅決維護聯大第2758號決議權威,鞏固擴大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格局。越來越多的島內民眾看清祖國必然統一的歷史大勢,發出希望兩岸關系重回和平發展正軌的呼聲。

              2025年新年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發表新年賀詞,向海內外中華兒女致以新年祝福,其中強調,“兩岸同胞一家親,誰也無法割斷我們的血脈親情,誰也不能阻擋祖國統一的歷史大勢”。新的一年,我們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和外來干涉,廣泛團結臺灣同胞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向前發展,推進祖國統一進程。希望廣大臺灣同胞增強做堂堂正正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同我們一道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挺膺擔當,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添磚加瓦,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

              陳斌華:現在請大家提問。

              新華社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強調,“兩岸同胞一家親,誰也無法割斷我們的血脈親情,誰也不能阻擋祖國統一的歷史大勢”。請問如何深入理解并貫徹落實?

              陳斌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內涵豐富,思想深邃,深刻揭示了兩岸同胞有共同的血脈、共同的文化、共同的歷史,也有對中華民族共同的責任、對未來共同的期盼。海峽的距離,阻隔不斷兩岸同胞的骨肉親情;制度的不同,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歷史和客觀事實;“臺獨”分裂勢力逆流而動、外部勢力介入干涉,阻擋不了兩岸統一的歷史大勢。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實現。

              我們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2025年新年賀詞精神,積極推動兩岸交流交往交融,著力增進同胞福祉,堅決反對“臺獨”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基礎上,廣泛團結臺灣同胞,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向前發展、推進祖國統一進程。希望廣大臺灣同胞堅守民族大義,擔當歷史責任,共同反對“臺獨”分裂和外來干涉,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與大陸同胞攜手共進,為實現祖國統一和民族復興不懈努力。

              人民日報記者:1月2日,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宋濤發表題為《同心同向奮楫篤行》的新年寄語。請予解讀。

              陳斌華:宋濤主任1月2日發表新年寄語,代表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向廣大臺灣同胞致以新年祝福和誠摯問候。宋濤主任在寄語中重申中央對臺大政方針,回顧總結2024年對臺工作,指出一年來我們致力擴大兩岸交流、著力增進同胞福祉、全力守護共同家園;兩岸同胞同聲相應、同舟共濟、同氣連枝,為祖國發展成就感到自豪和驕傲,為偉大祖國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呼吁兩岸同胞同心同向、奮楫篤行,攜手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和祖國完全統一而不懈奮斗。

              寄語還闡述了2025年對臺工作重點,表明我們將繼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打擊“臺獨”分裂和外來干涉,持續擴大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不斷增進理解認同,推動兩岸關系向前發展,推進祖國統一進程。希望廣大臺灣同胞堅守民族大義,擔當歷史責任,與大陸同胞一道,共襄祖國統一的偉大事業,共創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

              福建廈門衛視記者:1月7日,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島內各界以各種方式紛紛表達關心慰問,臺商臺企踴躍向災區捐款捐物。請介紹有關情況。

              陳斌華:1月7日,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災情發生后,大陸有關方面全力組織救援,盡最大努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抗震救災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臺灣各界和民眾通過多種形式向災區表達關心慰問、提供捐助。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月10日,全國臺企聯和富士康、旺旺、頂新、統一等臺商臺企捐款捐物合計超過3200萬元人民幣。島內有關團體、機構和演藝人員紛紛向災區伸出援手、捐款捐物。這再一次體現了兩岸血濃于水、守望相助的同胞之情。我們對臺灣有關團體和人士以及廣大臺商臺企給予的關心和幫助表示感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海峽兩岸》記者:中華民族傳統佳節春節將至,請問臺辦系統會否開展走訪慰問臺胞臺企活動?

              陳斌華:兩岸同胞一家親,我們始終關心、關愛在大陸的臺胞臺企。春節將至,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領導將看望慰問臺商臺胞臺青,與大家座談聯誼,聽取意見建議。各地也將陸續走訪慰問臺胞臺企,舉辦新春聯誼活動,傾聽臺胞臺商意見建議,協調解決實際困難,讓各地臺胞舒心生活、溫馨過年。借此機會,我們也向兩岸同胞致以新年祝福和誠摯問候,預祝大家金蛇賜福、闔家團圓、喜樂安寧!我也特別預祝(閩南語)各位臺灣鄉親序大新正快樂、新春大賺、闔家平安!

              中新社記者:請介紹2024年與臺灣政黨、團體、代表性人士開展交流對話情況。2025年有哪些計劃安排?

              陳斌華:2024年,我們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政治基礎上,同臺灣有關政黨、團體和代表性人士保持良性互動,鞏固增進互信,加強交流交往,取得積極成果。

              一是為兩岸關系發展指引方向。習近平總書記于4月10日會見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及隨行的臺灣青年并發表重要講話,闡明新形勢下對臺大政方針,為兩岸關系發展領航掌舵,有力引領兩岸關系發展方向,得到海峽兩岸和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產生重大深遠的影響。

              二是為兩岸交流合作增添動力。馬英九、洪秀柱、夏立言、連勝文等島內政黨代表性人士受邀參加海峽兩岸青年冰雪節、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座談會、第四屆“攜手圓夢——兩岸同胞交流研討活動”、第七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及各地經貿文化交流活動,發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深化兩岸交流合作、造福兩岸同胞等積極聲音。王金平等島內知名人士返鄉尋根祭祖、參訪交流,為“兩岸同胞一家親”再添佳話。

              三是為兩岸未來凝聚智慧。吳成典等新黨、親民黨、無黨團結聯盟和其他政黨高層多次率團來訪。兩岸各界有識之士就臺海形勢、兩岸關系等相關議題對話溝通,就堅定統一信念、發展兩岸關系、促進交流合作達成廣泛共識,發出了反對“臺獨”分裂和外來干涉、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的強烈呼聲。

              四是為臺灣同胞謀利造福。臺灣地區多位縣市長率團來訪,金門縣民意代表參訪團、澎湖縣議會參訪團到大陸參訪交流,上海臺北城市論壇順利舉辦,兩岸縣市、城市交流領域不斷拓展,實效持續顯現,在推動恢復大陸居民赴臺旅游、臺灣農漁產品輸入大陸及城市管理、基層治理經驗交流等方面,取得實實在在的進展。

              新的一年,我們將著眼臺海形勢和兩岸關系發展變化,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對臺工作決策部署,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政治基礎上,同臺灣有關政黨、團體和代表性人士不斷加強交流、凝聚共識、鞏固互信,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團結廣大臺灣同胞共同致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南方日報 南方+記者:近日,民進黨當局再度抹黑污蔑大陸出臺的懲治“臺獨”頑固分子司法文件影響兩岸交流,炒作臺灣民眾赴大陸有人身安全風險。對此有何評論?

              陳斌華:《關于依法懲治“臺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是針對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不斷進行謀“獨”挑釁采取的重大措施,是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切實保障臺灣同胞安全福祉的應有之義和必要之舉。對此,民進黨當局一再歪曲抹黑,肆意散布謠言、恐嚇民眾,妄圖借此阻撓破壞兩岸交流、升高兩岸對立,不得人心,不會得逞。

              我要再次重申,司法文件針對的是極少數涉“獨”言行惡劣、謀“獨”活動猖獗的“臺獨”頑固分子,不涉及廣大臺灣民眾。我們熱忱歡迎廣大臺胞來大陸走走看看、參訪交流,高高興興來、平平安安回,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讓民進黨當局的謠言不攻自破。希望廣大臺灣民眾不要再被他們欺騙和裹挾。

              《參考消息》記者:賴清德在其元旦講話中繼續兜售“臺獨”謬論,鼓噪所謂“民主對抗威權”,對此有何評論?

              陳斌華:賴清德在講話中繼續鼓吹“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宣揚分裂主張,煽動兩岸敵意對抗;編造所謂“民主對抗威權”虛假敘事,企圖蠱惑島內民眾,誤導國際輿論,再次暴露其冥頑不化的“臺獨”本性和升高兩岸對立對抗的險惡用心,暴露其向外部勢力獻媚輸誠的丑態和“倚外謀獨”“以武謀獨”的企圖。這種伎倆欺騙不了人,也絕對不會得逞。

              賴清德一再重彈“民主對抗威權”的老調,卻一再打著“民主自由”的幌子干著戕害民主的勾當。試問,濫用行政和司法資源,公然迫害主張兩岸交流和支持統一的政黨、團體與人士,這算什么民主?大搞“綠色恐怖”,煽動民粹、撕裂社會,這算什么民主?罔顧民意、漠視民利,粗暴剝奪臺灣民眾參與兩岸交流合作的正當權益,這算什么民主?操控媒體,豢養網軍,鉗制輿論,肆意打壓異己,制造“寒蟬效應”,這算什么民主?揮霍百姓納稅錢,無底線“賣臺”,這算什么民主?自編自導認知戰鬧劇,制造“信息繭房”,誤導輿論,煽動“反中抗中”,這算什么民主?一言以蔽之,民進黨當局口中的所謂“民主”,就是“民進黨作主”,就是為“臺獨”服務的假民主。

              “臺獨”勢力勾連外部勢力進行謀“獨”挑釁,是導致兩岸關系緊張、破壞臺海和平穩定的禍根亂源。對此,我們半步不退讓,懲“獨”打“獨”一步不停歇。“臺獨”是絕路,統一是出路。希望廣大臺灣同胞從民族大義和自身福祉出發,與我們同心同向,堅決反對“臺獨”挑釁和外來干涉,共同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共同促進兩岸交流合作,共同創造兩岸關系和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海之聲”和“看臺!毙旅襟w記者:請簡要介紹2024年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情況,有哪些主要特點?對2025年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有何展望?

              陳斌華:2024年,在大陸經濟回暖向好的有力牽引下,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穩中有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不斷深化。

              一是兩岸經濟交流呈現新面貌。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在廈門成功舉辦,王滬寧主席代表習近平總書記和中共中央致賀信,勉勵兩岸同胞、兩岸企業家共同書寫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華彩篇章。京臺科技論壇、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首屆兩岸服務業大會、農博會·花博會等兩岸經貿交流活動成功舉辦,不斷拓展兩岸經貿合作的廣度和深度。臺商臺企踴躍參加第七屆進博會等展會,開拓內需市場,拓展發展空間。據海關總署統計,2024年,兩岸貿易總額2929.71億美元,同比增長9.4%。其中,大陸對臺出口751.89億美元,同比增長9.8%;大陸自臺進口2177.82億美元,同比增長9.3%。據商務部統計,2024年大陸新設臺資企業7941家,同比增長1.6%。

              二是深化兩岸融合發展邁出新步伐!吨泄仓醒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部署的重點任務穩步推進,政策配套持續完善,各項舉措初見成效。2024年1至11月,閩臺貿易額852.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福建新設臺資企業2117家,同比增長16%。2024年從福建口岸入境臺胞92萬人次,同比增長53.3%。

              三是兩岸產業合作取得新進展。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平潭綜合實驗區、昆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和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區等兩岸產業合作平臺建設穩步推進。福建新設8個臺灣農民創業園。一批科技含量高、產業影響大的重點臺資項目相繼投產。各地結合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創新舉辦兩岸產業對接活動,引導臺商臺企搶抓新質生產力發展機遇,加快轉型升級、優化產業布局,扎根大陸更好更快發展。

              四是臺胞參與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增進臺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持續落實落細,同等待遇受惠面不斷擴大,臺胞臺企合法權益得到有力保障。各地切實為廣大臺商臺胞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提升服務水平,幫助臺胞臺企解決生產經營困難,提供融入大陸生活便利。創新舉辦兩岸青年交流活動,支持臺灣青年來大陸就業創業、筑夢圓夢。一大批優質臺企在大陸上市,截至目前累計達65家。

              新的一年,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不斷完善惠及臺胞臺企政策措施,優化涉臺營商環境,助力臺胞臺企在大陸高質量發展。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鼓勵出臺更多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政策措施。推進兩岸產業合作平臺建設,打造臺企集聚發展高地,提升兩岸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水平。加大力度助力臺商臺企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強與內需市場的對接聯動,分享新質生產力發展機遇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紅利。

              北京日報記者:日前,臺灣多家統派團體集會聲援被指涉嫌違反“國安法”遭民進黨當局羈押禁見的臺灣退役將領高安國。對此有何評論?

              陳斌華:臺灣地區所謂“國安法”是不折不扣的惡法。民進黨當局基于“臺獨”本性,用惡法施暴行,不斷打壓政敵異己、制造“綠色恐怖”,近期更變本加厲迫害主張統一、支持統一的組織和人士。這充分表明,在“綠色威權”下,臺灣沒有反對“臺獨”、追求統一的自由。

              我們對此嚴重關切,予以強烈譴責。正告民進黨當局,多行不義必自斃,“臺獨”分裂勢力的倒行逆施必將受到正義的審判。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記者:請介紹2024年兩岸人員往來和各領域交流情況,有哪些主要特點?2025年有何規劃?

              陳斌華:2024年,我們積極推動兩岸交流往來正常化、常態化,支持兩岸各界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合作,兩岸人員往來和各領域交流持續恢復和擴大,為增進兩岸同胞情誼、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推動兩岸關系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要特點有:

              一是兩岸交流往來取得積極進展,人員往來規模持續擴大。大陸有關方面不斷采取措施便利兩岸人員往來,實現大陸居民赴馬祖、金門旅游,努力推動大陸居民赴臺團隊游,減免臺灣“首來族”參觀旅游景區門票費用,積極支持大陸各界人士赴臺交流。2024年,兩岸人員往來440.5萬人次,同比增長53.8%;其中,臺灣同胞來大陸402.3萬人次,同比增長54.3%;大陸居民赴臺38.2萬人次,同比增長49.2%。

              二是各領域交流合作成效顯著,兩岸同胞越走越近、越走越親。一年來,兩岸各界特別是臺灣各界參與兩岸交流非常踴躍,兩岸文化交流持續熱絡,民俗信仰交流內容豐富,基層交流形態多樣,教育、出版、醫藥衛生、體育、新聞、工會、婦女、少數民族、宗教等領域和界別的交流廣泛開展。數以萬計的臺灣同胞特別是青年第一次來到大陸,親身感受祖國大好河山和萬千氣象,體認身為中國人的感動與榮耀。第十六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中華文化峰會、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座談會等大型活動成功舉辦,凝聚兩岸同胞加強交流合作、共同弘揚中華文化的共識和力量。

              三是兩岸青年交流豐富多彩,為兩岸關系發展注入蓬勃活力。青年成為當前兩岸交流最活躍的群體。一年來,兩岸青年跨越山海、共赴青春之約,參加兩岸青年峰會、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海峽青年節、臺灣青年嶺南行等一系列兩岸青年品牌交流活動,譜寫了一曲曲兩岸青年雙向奔赴的動人樂章。有關方面創辦海峽兩岸青年活力嘉年華、海峽兩岸青年冰雪節、海峽兩岸校際聯盟棒球賽、兩岸青年短視頻大賽等一系列備受臺灣青年歡迎的活動,為兩岸青年交流搭建新的平臺。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邱勇院士率大陸高校師生訪問團應邀回訪,得到臺灣各界高度關注和熱烈歡迎;馬英九先生率臺灣大學生來大陸交流參訪,與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師生熱絡互動。

              四是兩岸融合發展取得重要成果,不斷走深走實。有關部門和福建省積極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臺胞來閩學習、工作、生活的政策支撐體系進一步完善,閩臺融合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保障臺胞福祉和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進一步完善,越來越多的臺胞在大陸找到了實現夢想的舞臺,親身參與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一批臺胞參加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音樂家協會等社會團體,深度參與大陸各項事業發展并獲得褒獎。

              不管遭遇多少干擾阻礙,兩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斷、不能少。2025年,我們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臺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廣泛團結臺灣各界人士,持續推動兩岸交流往來正常化、常態化,不斷擴大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努力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讓兩岸同胞在交往中交心、在交往中增信,促進心靈契合,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匯聚磅礴力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記者:島內媒體關注被特朗普提名為國防部副部長的科爾比多次公開主張,若臺海爆發沖突應“摧毀臺積電在臺灣的晶圓廠”,并稱這將“并非由臺灣單獨決定”。對此有何評論?

              陳斌華:這再度坐實臺積電在美國某些人眼里就是砧板上的一塊肥肉,得不到它就毀滅它,也再度暴露出美方從來都是“美國利益優先”、根本不會顧及臺灣利益和民眾感受的真面目,更再度警示廣大臺灣同胞要認識到民進黨當局“倚美”越深、“害臺”“毀臺”越甚。

              香港鳳凰衛視記者:賴清德日前就兩岸旅游問題受訪稱,“真正阻撓兩岸交流的是中國,并非臺灣;希望跟中國在對等尊嚴下健康有序交流”,可先由臺旅會、海旅會進行談判。對此有何評論?

              陳斌華:賴清德在答問中以“臺灣”、“中國”來指稱兩岸,是不折不扣的“臺獨”分裂謬論。這再次證明,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一再進行謀“獨”挑釁,是兩岸協商對話無法恢復的根本原因。

              我們一直積極推動兩岸人員往來正;透黝I域交流常態化。在兩岸旅游問題上,2023年5月宣布恢復臺灣居民來大陸團隊游。2024年4月、8月先后對福建居民赴馬祖、金門旅游和赴島內團隊游作出安排,并采取措施切實推動。2024年12月,我們明確表示,樂見包括上海居民在內的大陸居民早日恢復赴臺旅游,將積極研究擴大大陸居民赴臺旅游。

              反觀民進黨當局,2020年以新冠疫情為借口禁止大陸居民赴臺,叫停島內旅行社經營赴大陸團隊游業務,迄今未解除“禁團令”。2024年6月又將臺灣居民來大陸旅游警示調升至“橙色”,拒不回應全面恢復兩岸客運直航航點航班,對臺灣旅游業界提出的平潭到臺灣包船申請也遲遲不回應,大陸居民首批赴臺團隊游的名單至今還擱在民進黨當局有關部門的案頭。事實再清楚不過,賴清德的說法是顛倒黑白、倒打一耙。

              民進黨當局無視島內旅游業困境,罔顧業者和民眾呼聲,不斷拖延、阻礙兩岸旅游恢復正;瑹o非是私心作祟,害怕大陸民眾走進臺灣、兩岸民眾走近走親,讓其精心構筑的“信息繭房”塌了房,讓其大肆宣揚的“臺獨”主張沒了市場;謴痛箨懢用窀芭_旅游,關鍵在民進黨當局能否盡早撤除對兩岸人員往來和交流合作設置的種種障礙。

              福建東南衛視記者:1日,國家出入境管理局支持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十項出入境政策措施施行滿一周年。請介紹“十項措施”施行以來取得哪些成效?

              陳斌華:國家出入境管理局支持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十項出入境政策措施實施一年來,閩臺人員往來持續熱絡,臺胞辦事更加方便快捷,臺胞在福建居住生活更加便利,受到了廣大臺胞的普遍歡迎,有力助推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走深走實。

              一是臺胞來閩人數大幅增長。2024年,臺胞在福建申請辦理臺胞證35.9萬人次,同比上升25%,已經超過2019年水平。從福建入境的臺胞92萬人次,同比增長53.3%,福建作為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地位日益凸顯。

              二是臺胞服務體系更加完善。2024年,臺胞申請來閩定居人數持續增長,其中既有深耕大陸多年的企業家,也有剛剛步入社會的“后生仔”,優質高效的出入境服務為臺胞在閩生活、創業、學習、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福建已經成為臺胞筑夢、追夢、圓夢的第一家園。

              三是臺胞在閩生活更加便利。國家出入境管理局持續推進在福建建設臺胞證便利化應用示范區,為臺胞免費提供實時身份核驗服務,便捷辦理政務、公共服務和互聯網應用事項,目前臺胞在閩持用臺胞證可享有交通、金融、電信等16個領域242項服務便利。

              香港經濟導報記者:島內有人稱“大陸拉攏臺胞辦身份證”,賴清德對此稱,“民眾勿因一時利益走入歧途;民進黨當局宣稱,已查知部分民眾領有“中國身份證”,將擴大查察;若持有大陸身份證民眾越來越多,恐加劇“國安風險”。對此有何評論?

              陳斌華:民進黨當局有關說法是其操弄“認知作戰”、施行“綠色恐怖”的又一伎倆。臺灣居民來大陸學習、工作、生活或定居,這是他們的自主選擇。民進黨當局借機炒作“大陸威脅”,恐嚇限制臺灣民眾的自主選擇,剝奪他們得到更多更好發展的機會,不得人心,也不會得逞。

              “兩岸同胞一家親”,對于臺灣居民看好大陸發展前景,選擇到大陸落戶,我們表示歡迎,將依法依規予以審批辦理。今后,我們將持續為臺灣同胞來大陸學習、就業、創業創造更好條件,提供更大空間,歡迎廣大臺灣同胞把握機遇,來大陸實現自身更大更好發展。

              海峽衛視記者:請介紹2024年兩岸“小三通”客運航線航班和往來旅客情況。

              陳斌華:“小三通”航線是兩岸特別是閩臺民眾交流往來最重要、最便捷的通道之一,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和增進兩岸民眾福祉發揮了重要作用。2024年,“小三通”航線共運營8817班次,載運1367228人次,同比增長67.2%和78.8%。目前,馬尾至馬祖、黃岐至馬祖、泉州至金門、廈門至金門4條“小三通”客運航線每周運營已達210班次。自恢復福建省居民赴馬祖、金門旅游以來,截至12月底,赴馬祖旅游團組193人次,個人旅游885人次;赴金門旅游團組2834人次,個人旅游39751人次。

              兩岸同胞是一家人,歡迎臺灣鄉親通過“小三通”航線來大陸走走看看,尋根祭祖、走親訪友、交流合作。民進黨當局應以兩岸同胞福祉為重,盡快取消所有人為限制,實現“小三通”全面正;。

              中國臺灣網記者:“2024年兩岸關系十大新聞”網上評選活動于1月14日正式啟動,請介紹有關情況。

              陳斌華:由中國臺灣網舉辦的“2024年兩岸關系十大新聞”網上評選活動已于1月14日正式啟動,投票將于1月21日下午5時截止。本次共有14條新聞入圍,涵蓋了2024年度兩岸關系發展大事件。活動將在結合網友投票情況和專家意見后公布最終結果。這項活動自2005年推出以來,已成功舉辦19屆,成為歲末年初盤點、梳理兩岸關系走向,點評兩岸關系重大新聞事件的權威性品牌活動,在兩岸產生廣泛影響力。歡迎兩岸網友通過中國臺灣網網站及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兩岸新媒體平臺投票互動,一起選出2024年的“兩岸關系十大新聞”。

              福建廣電“臺海時刻”新媒體記者:臺媒報道,民進黨當局2025年“媒體政策及業務宣導費”預算高達14.9億元新臺幣,較去年大幅增長近七成,用于養網軍、辦活動的“推展費”甚至還遠高于“媒宣費”,數位發展部門還編列3000多萬元新臺幣聘用“清潔工”,這些被輿論質疑是用來豢養網軍、酬庸等。對此有何評論?

              陳斌華:相關預算、經費的暴增,表明民進黨當局在“花民眾的錢洗民眾的腦”上故伎重施、變本加厲。民進黨當局為掩蓋施政無能,慣于操縱島內輿論搞“大內宣”粉飾太平,豢養網軍攻擊異己、抹黑大陸,島內各界對此早有公論。

              臺灣中視新聞記者:第一個問題,島內比較關注今年兩岸旅游觀光“小兩會”會否展開協商,兩岸旅游能否等來春暖花開?第二個問題,臺陸委會稱,日前臺東縣長饒慶鈴赴大陸參訪相關活動事前并未申報,“會限制其行動”。對此有何評論?請問這會否對今年兩岸交流往來帶來“寒蟬效應”?

              陳斌華:第一個問題。我們不反對恢復兩會制度性協商,但協商總歸是要有基礎。只要回到“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上,兩會對話交往便不存在障礙。

              第二個問題,饒慶鈴縣長此次來京主要是推銷臺東縣番荔枝。抵達北京后,我們安排宋濤主任會見饒縣長一行,聽取臺東各界人士對兩岸關系發展的意見建議。饒縣長“客隨主便”,在會見中為縣民代言,感謝大陸方面恢復、擴大臺東番荔枝輸入,并歡迎大陸同胞到臺東旅游、交流。這樣的交流互動,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為臺灣同胞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增進臺灣同胞特別是基層民眾的利益福祉,所以得到他們的支持認同。民進黨當局揚言處罰、打壓推動和參與兩岸交流合作的人士,再次暴露出其違背島內主流民意,阻撓兩岸交流合作的真面目。

              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只要兩岸同胞贊成的事,只要對兩岸同胞有利的事,我們都會堅持做下去,并且做得更好。我們將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始終尊重、關愛、造福臺灣同胞,同臺灣各界人士一道堅決反對“臺獨”分裂行徑,加強交流合作,深化融合發展,不斷為兩岸同胞謀利造福。

              臺灣《聯合報》記者:第一個問題,請問今年大陸會否恢復大陸學生赴臺就讀?第二個問題,;鶗倍麻L兼秘書長羅文嘉近日稱,“兩岸問題是1949年以來歷史造成的”,;鶗恢弊鹬卦摃⻊摿35年來走過的歷史。對此有何回應?第三個問題,臺灣蘭嶼有景點近日被不明人士用白漆噴上簡體字“中國臺灣省”,引發當地居民不滿。有網民質疑此行為為大陸游客所為,擔心若開放兩岸觀光將帶來更多亂象。對此有何評論?第四個問題,今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100年,請問今年故宮博物院相關慶;顒又,有沒有與臺北故宮博物院接觸或合作的可能?

              陳斌華:第一個問題,我們一直致力于為在大陸高校就讀的臺灣學生提供與大陸學生同等待遇,在就醫、實習、就業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積極為兩岸青年交流創造條件。但民進黨當局嘴上說希望大陸開放大陸學生去臺灣就讀,實則對大陸學生赴臺就讀人為設限,對在臺陸生設置不合理限制、給予不公平對待。面對這種種歧視限制和民進黨當局的惡劣態度,大陸家長能放心讓孩子赴臺讀書嗎?大陸學生赴臺就讀的意愿能不受影響嗎?民進黨當局應盡快停止政治操弄,切實保障在臺陸生權益,這才是真正的善意。

              第二個問題,1949年以來,雖然兩岸尚未完全統一,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從未分割,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地位從未改變。中國共產黨始終把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作為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團結帶領兩岸同胞,推動臺海形勢從緊張對峙走向緩和改善、進而走上和平發展道路,兩岸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

              “九二共識”的歷史經緯和重要作用是非常清楚的。1992年,經兩岸雙方授權,海協會與臺灣;鶗ㄟ^香港會談及其后的函電往來,達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這一歷史過程和內容均有明確文件和文字記錄,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否定不了、歪曲不了的。“九二共識”的達成,體現了兩岸雙方求同存異、平等協商的政治智慧,充分表明兩岸中國人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

              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只要不分裂國家,只要認同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兩岸各界完全可以坐下來,就兩岸關系和民族未來開展廣泛深入協商。

              第三個問題,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在臺灣旅游業界和基層民眾呼吁開放大陸游客來臺觀光之時,在我們積極研究擴大大陸居民赴臺旅游之際,島內有些人就此故意渲染炒作,顯然別有用心。

              第四個問題,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同根同源,是血脈相連的整體,是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歷史印證。兩岸故宮博物院所典藏的國寶文物是中華文明的結晶,是中國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傳承,承載著兩岸割舍不斷的文化血脈和歷史紐帶,凝聚著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人文情懷。

              我們樂見故宮博物院與臺北故宮博物院開展交流合作,共同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但是,我們正告民進黨當局,對歷史文化要有正確的認知,不要拿著祖宗的遺產數典忘祖。

              上海東方衛視記者:近日,在臺定居的大陸配偶、南投縣前議員史雪燕被民進黨當局以所謂“國籍”問題解除議員職務。此外,還有5名里長或將以同樣理由被解除職務。陸委會稱,凡擔任公職不能有“雙重國籍”,這與是否承認一個國家沒有關系。對此有何評論?

              陳斌華: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何來所謂“雙重國籍”問題?民進黨當局的做法,是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的蓄意挑釁。他們圖謀借此制造事端,必遭反對,必將自食其果。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美國智庫“外交關系協會”近日公布“沖突風險評估年度報告”,連續第8年將臺海危機列為“第一級風險”,發生的可能性為“中等”,對美國利益的影響是“最高等”。對此有何評論?

              陳斌華:當前臺海形勢復雜嚴峻,根本原因是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不斷勾連外部勢力進行謀“獨”挑釁。“臺獨”與臺海和平水火不容。如果美方希望臺海和平穩定,就應該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明確反對“臺獨”。希望廣大臺灣同胞從民族大義和自身福祉出發,堅決反對“臺獨”挑釁和外部勢力干涉,與我們一道共同維護臺海和平穩定。

              川報封面新聞記者:大陸有研究人員日前采用臺灣歌手周杰倫的歌名命名16個新種蜘蛛,比如“倒帶艾蛛”“龍拳艾蛛”等,引發兩岸網友熱議。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陳斌華:兩岸年輕人朝氣蓬勃、思維活躍、富有個性,喜歡用輕松、自然的方式表達和交流,這表明兩岸青年人在中華文化滋養下,有著共同的文化底蘊、文化品位和情感共鳴。

              中新社記者:據報道,《重慶市臺灣同胞投資促進條例》已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請問《條例》的施行將為臺胞臺商下一步發展提供哪些機遇?

              陳斌華:《重慶市臺灣同胞投資促進條例》今年1月1日起施行!稐l例》共31條,包括進一步落實同等待遇、明確重點支持領域和支持方式、有效保障合法權益等多個方面。

              具體而言,在扶持臺青方面,《條例》明確提出鼓勵臺青就業創業,臺青可以在政策解讀咨詢、就業創業指導、培訓教育等方面享受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及創業擔保貸款、一次性創業補貼、入駐創業孵化園區等政策支持。在服務臺胞方面,積極推動臺胞“便利辦證”向“便利用證”轉變,支持臺胞加入學術性社會團體以及經濟、科技、文化、藝術類專業性社會團體和行業性社會團體,并依照社會團體章程享有權利、履行義務;支持臺胞依法參加工會組織。在助力臺商臺企方面,最大化放開準入范圍,臺企在渝投資可享受促進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有關待遇,在參與創新、醫療、農林業、金融合作方面以及轉型發展、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參與政府采購等方面均可享受政策支持。

              陳斌華: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漫画| 国产最新进精品视频|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8精品|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站|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精品| 免费精品精品国产欧美在线|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爽爽|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电影网|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依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久久伊人精品青青草原高清|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专区精东影业| 青青草原精品99久久精品66|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国产精品 猎奇 另类视频| 国产系列高清精品第一页|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香蕉国产精品麻豆亚洲欧美日韩精品自拍欧美v国|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久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婷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 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欧美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欧美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日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成人小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